近日,中藥學院戴岳教授團隊在學科頂尖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題為7-Ketodeoxycholic Acid Promotes Colonic Mucosal Healing by Inducing Calcium Release from Endoplasmic Reticulum via the TGR5-IP3R Pathway的最新研究成果。該研究探究了膽汁酸代謝物在腸黏膜修復中的關鍵作用,為潰瘍性結腸炎(UC)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。
黏膜愈合不良是UC等多種疾病的核心病理特征,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與長期預后。黏膜愈合已成為UC治療的重要目標,但目前能夠有效促進腸上皮修復的內源性代謝物尚不清楚。
研究團隊通過系統篩選發現,UC患者與結腸炎模型小鼠血清中多種膽汁酸水平顯著降低,以7-酮脫氧膽酸(7-KDCA)的下調最為顯著,且其含量與疾病嚴重程度呈負相關。在多種膽汁酸中,7-KDCA表現出最強的促黏膜修復作用,而外源性補充7-KDCA可顯著加速DSS誘導與活檢所致腸損傷模型小鼠的結腸黏膜愈合。機制研究表明,7-KDCA并非通過傳統的抗炎免疫途徑發揮作用,而是直接作用于腸上皮細胞,通過激活TGR5-IP3R信號軸,誘導內質網鈣釋放,從而增強上皮細胞的遷移能力,驅動傷口閉合,該發現為黏膜修復治療提供了新靶點與理論依據。中藥學院博士研究生章靜為本論文的第一作者,戴岳教授和夏玉鳳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。
圖1:7 酮脫氧膽酸促進結腸黏膜愈合的機制示意圖
以上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(82174049, 82174372)和中國藥科大學“雙一流”學科創新團隊建設項目(CPU2022QZ31)的資助。
全文鏈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dvs.202507953
(供稿單位:中藥學院,撰寫人:郭一磊,審稿人:劉帆)